跳到主要内容
  1. Posts/

(拖到二月底的)一月读书报告

呕心沥血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孜孜不倦坚持不懈至死不渝地……我终于写完啦!!!

·· 21717 字·44 分钟
本篇博文最初发布于 Notion,现移植到 Hugo。

总要先絮叨什么的前言 #

年度阅读目标 #

今年是读书复健年!出国之后看实体书比较麻烦,我又看不太下去电子书(现在这个想法已经被推翻了!)兼没有认真阅读的心情,于是这么多年都几乎没有看没营养的快消网文以外的书……今年终于想且能重振旗鼓了,先和女朋友一起找了一个 2024 Reading Challenge 做。

共有 52 条 challenge,对应一周一本。我觉得这个组织者做得还是蛮好的,还提供了增加难度的可选项每一项 challenge 的说明与书单。找符合 challenge 的书是个很有趣的过程,但明年可能不会继续玩了,因为等今年打好基础后就想读得更自由一些,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想法,随心所欲地去读。今年的小目标是读 60 本书(包括一本英文书,已经选好了),等我年阅读量上了百本,有了 50 本的自由选择余地,可能会再回头来玩吧。有些条件限制也蛮好的,可以强迫自己跳出舒适区,列书单也能给自己看到宏观的全局,对我来说是很有用的。

今年作为复健的另一个目标(或说对自己的要求吧)是读得包罗万象一些,拓展阅读面,多看来自不同国家/地域的作品,且平衡作家的性别比例,所以 Challenge Booklist 里没有出现重复的作家,也尽可能扩大了作家的文化背景,挑选了一些出身地区相对冷僻的,然后比较严格地把男女性别比保持在 1:1 了(依稀记得有选到 non-binary 的作家,但请原谅我简单粗暴的统计方法!)。虽然仍旧对多样化的程度不是很满意,总归是尽力了!之后也想努力宽泛阅读,多挑战自己平时不太看的领域,比如非虚构什么的。

(我的 Challenge Booklist 看这里:The 52 Book Club’s 2024 Reading Challenge

另外一个想但不一定能达成的目标是多读华语文学,因为也想复健一下写作,觉得读一读以汉语为母语的作家的作品,品味品味他们的文字会有所帮助(译作在这方面实在是不能给我什么启发……)。然而选书时选的几乎全是外语作品,只能想方设法见缝插针了。

一月读书计划 #

先是女朋友说想看,遂决定一起看的 《细雪》[日] 谷崎润一郎 。原本我们好像是打算自己搜罗拼凑 Challenge List 的,《细雪》是第一项“A book about/set in snow”,后来找到上面那个 52 Book Club 的,觉得不错就直接用了。但我看《细雪》那么长,去年 12 月就未雨绸缪地开看了,也就没放下。

另外四个 challenges 和对应选书如下:

  1. Locked-room mystery:《犹大之窗》[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
    原本因为久闻“密室讲义”大名,抱着打卡之心选定了同作者的《三口棺材》,但我也是去年 12 月就把它看掉了(评价是阅读体验的确和旅游观光打卡差不多),遂选了卡尔的另一本代表作,即《犹大之窗》。

  2. Bibliosmia - A smelly book:《玫瑰的名字》[意] 翁贝托·埃科
    这本应该是想做 challenge 前就和女朋友预定了要一起看但一直没看的。原本为这项 challenge 选什么书好还愁了一阵儿,因为看名字能联想到气味的书实在太多了,然后发现《玫瑰的名字》还算切题就忙不迭地塞进来了,选择困难症大松一口气,呼!

  3. More than 40 chapters:《离岸的花园》[阿根廷] 迪亚娜·贝列西
    偷懒的一本。因为《细雪》和《玫瑰的名字》都太长了,这本再大长篇担心看不完,遂找本短小快的便于完成任务,这本诗集选了 50 首诗就算它 50 chapters,满足要求。

  4. Lowercase letters on the spine:《最后的礼物》[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
    大概是因为作者的东非裔和诺奖得主名号,以及书的移民题材选进来的。我记得我还特意搜了实体书的照片,确认书脊上有印小写英文字母……对 challenge 要求(偶尔)很认真的类型!

几句说明 #

  • 本篇所有 B 站链接均不含可追踪内容,我都删掉嘞,可以放心点。其他网站的不敢确定,但我觉得看起来可疑的都尽量删干净了。
  • 每本书都标了我的“推荐程度”,暂且没有固定标准,全凭感觉,其中 7 分(使用了可爱的 emoji 标注,如图所示 🌕🌕🌕🌗🌑)和 8 分是分水岭。7 分代表我觉得算好,但没必要非得去看,个人喜好全凭缘分;8 分代表我开始希望别人也能看一看这本书。剧透预警,本期没有 7 分以上的书籍。

题外话 #

这篇博文我从 2.8 开始写,顺序是《离岸的花园》《犹大之窗》《最后的礼物》以及前后七七八八的杂谈,写到 2.11 然后出门过年了。虽然《细雪》和《玫瑰的名字》的资料都看完了,但之后直到 2.20 才好不容易终于提起劲儿重新写,就从这个题外话开始写起了……我觉得我写读书报告的方法是不是有点问题,这也太费时费力了!!!我以后得找个让自己轻松一点的方式……

虽然我还是挺想查查资料的,不然我看完书也不会挖掘背后的故事,可能看不懂就等于没看,像《玫瑰的名字》那样咳咳。以及原本我以为所有关于书要说的感想感悟都在一边看书一边发毛象的时候说完了,没想到一写起来确实还有别的话能说,看来我是真的话痨啊,这脑子怎么废话连篇的……

1.《细雪》 #

原作名:《細雪/ささめゆき》
作者:[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周逸之

阅读形式:电子书
推荐程度:🌕🌕🌕🌗🌑

虽然刚刚题外话说了还有能写的,但这本书我是真的把所有感想都在阅读时发的嘟串里写尽了……!可能因为这是我作为读书复健活动的第一本书,看得挺认真的,一边看一边查了资料,然后对照着去想了,就都记在嘟串里了。而且这也是(按我的写作顺序)我这三万字的读书报告的最后一本书了!我实在写不动也不想写了,只想赶紧写完发出去,结束这场漫长的酷刑!

说回来,谷崎在国内名气还真是不大,我虽然早就听过《痴人之爱》《春琴抄》好像颇为疯疯癫癫的大名,但对作者的名字一直就没有印象,还是去年为了带团看《源氏物语》(看了几章就没看了,汗颜)才搜到他翻译过《源氏物语》,总算确切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细雪》还是蛮好看的,虽然也是和《玫瑰的名字》一样容易让人觉得无聊的书又号称百看不厌(呃),但和《玫瑰的名字》不同,我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准确点说《玫瑰的名字》应该是惹人厌烦,但《细雪》由于描绘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对于日本时代风情不感兴趣的大概就容易感到倦怠了。我个人是蛮喜欢看的,清清淡淡(对谷崎而言极为难得的清淡!)像是散文,很适合闲暇时读。但如果看了两篇觉得没劲,就也不用硬看了,大家不合适……

鉴于再怎么说好像都是重复我已经抒发过的感悟,阴翳美学啊性别议题啊,还有对书中人物的怜爱之情啊,怎么讲也不新鲜,就在这里给想读这本书和谷崎润一郎却对其不甚了解的人介绍一下我看过的资料,做一点导读的微小工作好了!其实也就是在 B 站搜了搜讲《细雪》和谷崎的视频而已……

谷崎润一郎:恶魔主义、女性崇拜、六次诺奖提名…荒唐的一生

这好像是第一个看的,因为排在搜索栏第一,但其实也就拿谷崎的生平和作品中的猎奇部分做文章吸睛罢了,五分钟看完关于谷崎的全部爆点(不)。

【止庵】解读世界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

然后看了这个,才算是对谷崎有了一点真正的了解。这个视频讲了阴翳美学是怎么回事,理解这一点对我读《细雪》有很大帮助。就如果去看《细雪》的介绍,都会说主线是雪子的相亲,或者说主角是雪子(但其实中部几乎没有相亲的剧情,雪子相亲是主要集中在上下两部的),但整本《细雪》是从二姐幸子的视角来写的。读者大多看到的都是幸子对各种事的解读,幸子是照在这个书中世界上的光,读者由此才得见光照亮的一切,与光也搞不懂的阴影(比如雪子),这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

也讲了《细雪》与谷崎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讲他的恶魔主义。《细雪》其实算是他最特立独行的作品了吧,结果我就是从这儿开始读谷崎的,也真是奇妙。但即便《细雪》已经是鹤立鸡群的“干净清洁”,极致的风雅秀美不染尘埃,这里头也写了污秽的病症,最后甚至是结尾在毫不风雅的拉肚子上的,这点我听的这个播客里有提到,总之就是耐人寻味,也没有固定答案。

54.谷崎润一郎与《细雪》,美的消亡史 × 苏枕书

因为提到这期播客了就插播一下,虽然播客本身我是在看完书要写读书报告的时候才去听的。这期嘉宾是生活在日本关西的,补充了很多背景细节,也让我对于关西(京都)关东(东京)的差异区别和龃龉宿怨有了了解,我以前连关西关东分别指什么地方都搞不清楚!搞懂之后,对于书里莳冈一家对东京的鄙薄、对大阪的推崇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以及谈到了末期对妙子的塑造问题,这也是我看书的时候感觉有点纠结或者说不够和谐流畅的地方,非常值得一听!

另外主播提及谷崎虽然崇拜女人,但也没有把女人当成有血有肉的人,而是美丽的佛像,但依旧是把自己面对女人的姿态放得很低,这点和我读《细雪》时的感悟也不谋而合。毕竟时代背景所限(虽然现在时代背景没有限制了男的也不尊重女的,哈哈),他并不真正把女人当人尊重,而只是在追求自己内心那个虚无缥缈、至高至善的美之化身罢了。

【杨照十日谈】谷崎润一郎合集

然后强烈推荐对《细雪》感兴趣的人看这个视频,虽然可能讲的东西比较偏,但把写作背景和作品蕴含的一些文学议题都分析得很好很好了,我看下来真是大有收获。讲阴翳美学的时候就想到以前看日本住房改造的解说视频,总有人吐槽和室茶屋,现在总算理解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了……

很想说的一点是这个视频里解释了《细雪》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并非是指雪子和妙子(说是妙子的原因应该是有版翻译把对妙子的称呼“小妹”翻译成了“细姑娘”,我当初对比译本的时候就吐槽过这一点,乱翻啥啊误导人),而且全书甚至也没有出现过雪景。然后也对《细雪》的语言文字进行了解读,包括它用的方言,以及角色的说话方式之类,让人真是好想读一读原文来感受呀!

唯美与恶魔怎样融合?谷崎润一郎的文豪生涯;闲聊时间回应上期某些奇葩质疑

最后看了这个视频,没有讲很新鲜的东西,就是把前面看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了一下()。作为结尾,补充一个有趣的 TMI 好了。我前两天看我觉得还不错一个读书 UP 的视频,讲安吉拉·卡特因为读了《细雪》,获奖后决定用奖金去日本,真是奇妙的时代巧合呀……

2.《犹大之窗》 #

原作名:《The Judas Window》
作者:[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
译者:蔡妙

阅读形式:电子书
推荐程度:🌕🌕🌗🌑🌑

卡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并称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三大家”,后二位的作品我都读过几本(虽然是大多是很久以前的高中时期读的,印象都很淡了),这次是第一次读卡尔,感觉他的名气都没“密室讲义”大(这是可以说的吗.jpg)。

可以确认我喜欢阿婆和奎因(远)胜于卡尔,不是因为他们给我的印象太好,而是卡尔给我的印象太差了……赫赫有名的《三口棺材》,最终诡计令人大失所望,也就看一眼具有开创性意义、然而如今看来已是老生常谈再不稀罕甚至还有点过时的著名景点“密室讲义”罢了;《犹大之窗》的质量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他的作品之后是不想读了,阿婆和奎因我倒还是很乐意继续尝试的。

要了解本书剧情和卡尔,还有关于“黄金时代三大家”这一概念的简要说明,可以看下面两个视频。我一直好奇他不是美国人,怎么写的英国背景还这么熟练,原来是到英国定居了……

【点到为止 10】密室之王的逆转裁判 怪异君的视频质量是真不错啊,退网不更了好遗憾。
【推理小说推荐】犹大之窗:从这本书聊聊黄金时代三巨头和法庭推理

看卡尔的时候我蛮没耐心的,后来看右上1视频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儿了,因为他不如阿婆和奎因“公平”。我不是那种会跟着故事进展一同思考、试图自己找出谜底的热爱挑战的读者(搜到这么个视频,发现真正的推理迷能花上一个多小时来讨论剧情、分析推理,真是令人敬佩……我只想不带脑子地跟着侦探走),因为反正侦探都会推理出来的,我作为读者静等答案、欣赏角色的精彩表现并在最后为其鼓掌叫好就行了。

即使我不在乎推理的参与感,但“公平”这一点或许还是很影响我的阅读体验的。我已经习惯于作者把所有线索摊开来给我看,即便我不关心,但你不能不给我看!藏着掖着就会给我以故弄玄虚的味道,而我实在不在乎这些障眼法(反正最后都要给我看答案的嘛!),就导致我对过程越发的不关心,而只想知道谜底了。

另外,为此雪上加霜的一点是我感觉古典本格很喜欢搞一些神神秘秘的意象,总归要有一个什么概念来扣着核心谜题,比如《三口棺材》里一直在强调的三座坟墓的画作,《犹大之窗》里也一直在说书名这扇窗子,“犹大”又是格外引人遐想的代表背叛的典故,猜来猜去,终究反正也是猜不出来的(除非像一个严谨的推理迷一样用做数学试卷最后一道推导大题的心态来破解谜题),徒增令人厌烦的故弄玄虚之感。其他推理作家的作品也未尝不是如此,但人家一旦“公平”,所有线索清楚明朗跃然纸上,那便不叫故弄玄虚,只叫“营造气氛”了。尤其卡尔又是聚焦于不可能犯罪的类型,写一整本只为破解一个核心的密室之谜,越发显得其他赘饰花里胡哨。

既然早知道作者不会把所有线索摆出来,读者便可以两腿一蹬,直接摆烂等解密,我就是这样丧失了耐心的。更糟糕的是,由于我不耐烦看过程,一心只想着最终的揭秘,谜底揭晓那一刻不仅会因为前期铺垫全打水漂而缺乏冲击力,一点儿不够惊喜震撼,更让人觉得“就这?也不怎么巧妙嘛”……见惯了现在市场上踩着巨人肩膀的妖艳贱货,相比之下古典本格的匠心,是得放到时代背景里去横向比较的,单用现代眼光看,真不一定多么新颖神奇,还让人嫌刺激不够呢……

但比起《三口棺材》,我对《犹大之窗》的评价还是好了很多,一个是诡计总算踏实一些,另个是它的法庭攻防的确写得不错,逻辑的来回搏杀算是硬核有力的,值得一看。然而打辩护还存在策略这一说,又注定辩护人(侦探)不可能把所有线索全盘托出,而是得循循善诱抛钩钓鱼,把局面引导至自己想要的方向,那么“不公平”导致的问题也就无可避免地存在了。

搜《犹大之窗》的时候搜到了这期讲法庭推理的播客,顺手扔在下面了。说到法庭推理,还想看看阿婆的《控方证人》和改编电影,也好做个对比。

向推理本身发起辩驳!法庭推理作品的魅力

P.S. 2.20 回来我已经看过《控方证人》的原著,感觉就是一个短小精悍,把重点放在结尾那一句话的短篇,在如今已经不算非常新颖的反转,但还是值得赞赏的别出心裁。似乎电影的细节更多,但我什么时候看就遥遥无期了……

3.《玫瑰的名字》 #

原作名:《Il Nome Della Rosa》
作者:[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沈萼梅、刘锡荣、王东亮

阅读形式:电子书
推荐程度:🌕🌕🌗🌑🌑

我读这书的体验实在不好,不好的理由和大部分人一样,外文小说通病之人太多分不清名字身份,神学和哲学思辨太多,神神叨叨又细细碎碎,令人头昏脑涨,尤其一开始还对故事的年代背景没有丝毫了解,一边读一边从人物对话里寻摸痕迹试图理解,着实费劲极了。已然怨气冲天地觉得有必要吗,非得这样吗,越看又越被里头的基督教男味儿熏到,分不清是作者男还是基督教男,还是两个都男,只顾着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骂骂咧咧捏着鼻子继续匆匆看下去了。

换在平实我虽然会厌烦,但还不至于那么没耐心,只是我看这书的时候正在赶计划进度,实在无法不对它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书页,寝其书壳,扯其封面,抽其书脊,挫骨扬灰……看到最后也没明白这玩意想讲啥,只觉得结局还算大快人心,遂上网一搜,嚯,也没多少中文解读呀。怎么没人做,是不想吗?(杨笠脸)好吧,也给我省事了。但我觉得肯定有不少大学生拿这书写论文的,我就不去找了……

在播客和 B 站搜罗一圈,都听过看过后倒是对这本书释然一些,毕竟它到底还是在讲一些我比较认同的东西,我觉得也不妨了解过解析再去看,要看懂这本书还容易些。虽然有剧透风险,但这本书实际上并不是一本推理小说,其情节真相也并不重要——用五百多页来把那些东西都解构得支离破碎了,这反而可能是它最大的意义。

关于中世纪教会史,我找到一个讲得好像还不错的 UP 主,但我量子波动速看了他的几个视频,好像也没有详细讲到《玫瑰的名字》用来做背景的那一段,就仅供感兴趣者选修了……

教皇在哪罗马就在哪?把教皇抓走「囚禁」70 年会发生什么事?阿维尼翁之囚全解【教宗与教权 IX】

在别人的笔记里偷了一点历史背景,总之就是教会与皇权的博弈又扯上了异端的争论。要追本溯源了解详细来龙去脉,确实还是看上面那位 UP 主的视频比较好。

中世纪的意大利正是人文主义兴起的时代,重视理性和经验,尊重自然和人性,虚构的主角威廉代表的就是当时开始出现在欧洲文化舞台上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同时,当时整个意大利半岛也处在罗马教廷与帝国统治相互抗衡的阴影之中。

14 世纪初期,克勉五世将宗座所在地由罗马迁往亚维侬,让罗马沦为地方见主野心争夺的猎物,使其逐渐变成一个马戏团或妓院,任强权瓜分、武装盗匪盛行,饱受暴力掠夺。

1314 年五位日耳曼选帝侯在法兰克福选出巴伐利亚公爵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路易四世,同天,莱茵王权伯爵和科隆总主教却在美因河对岸推举奥地利公爵腓特烈三世继任同职位。两年后在亚维农选出 72 岁的法国老人雅克·杜埃兹为新教宗若望二十二世,他曾支持法王腓力四世铲除圣殿骑士团。而拿坡里皇帝为了能保留教皇国军队统帅一职以继续掌控意大利半岛,便说服教宗不要承认这两位日耳曼皇帝。

1322 年,路易四世打败腓特烈,但若望宁见二帝相争、不愿见一帝独大,便将路易逐出教会,路易则反过来指控教宗为异端。同年,方济各会会长米克雷接纳了属灵会,宣布基督的贫穷是天主揭示的真理,如果祂拥有物,纯然是为了拯救修会的道德与纯净,但教宗觉得这可能会危及他的某些特权。路易看准时机,将方济各会视为有力盟友。

来源:【小說】《玫瑰的名字》故事內容+心得分享

第 119 夜:《玫瑰的名字》(一) - 看理想
第 120 夜:《玫瑰的名字》(二) - 看理想

然后播客先听了梁文道的,呵,男人吹男人,真的有人想听吗?总之忽略那些溢美之词,至少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有剧透注意)

53.玫瑰的名字(上):真与假,正与邪,诠释与过度诠释
54.玫瑰的名字(下):真与假,正与邪,诠释与过度诠释

然后是平易近人的蜜獾吃书,(上)到(下)的一半都是在总结梳理书里的情节,(下)的后半部分总算是用人话说清楚了这书在讲什么。

首先是嘲讽过度诠释,看到一个简单的结论就会怀疑其正确性,而越神秘越复杂越故弄玄虚就越容易相信,这一逻辑背后是自诩理性客观因而高贵的傲慢,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只有我的聪明才智足以看破表象,辨明其下纷繁的脉络之类的心态吧。我之前一直搞不懂为啥说这书和什么符号学、符号文化有关,现在算是明白一点,因为符号就是关于象征和解读的。对诠释的狂热实则满足了某种对权力的欲望,一切能力地位尊严都取决于诠释的本领,夸夸其谈糊弄住人就掌握了话语权呀!此刻正在写读书报告的我也不由得冷汗流下来,感觉自己被骂了,仿佛试图理解这本书在说啥就要被它骂,实乃立于不败之地也!

所以这本书最终取了《玫瑰的名字》一名,因为关于玫瑰有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著名论述,叩问这名字究竟有何用处,玫瑰不叫玫瑰不也依然芬芳如故吗?玫瑰也是古往今来承载了诸多含义的化身,然而玫瑰本身不过是一朵带香味的红花罢了,名字和象征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被解读被诠释的。因为它代表的东西太多,反而无法再代表任何东西,落回虚无中去,消解了那些被赋予的矫饰外在,回归一无所有的存在本质——正是这本书想说的,因此正适合以其为名。书末引用的那句“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也像是嘲讽,花朵的实体与香气已彻底消失,为人津津乐道的“玫瑰”,仅是消逝的过去徒留下的一个空虚的、无所有的称呼罢了。

当然关于这本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还有诸多讨论,且看一二,注意剧透:

玫瑰之名:隐喻与互文_参考网
无名的玫瑰-理论研究-符号学论坛

此外还有对福尔摩斯的戏仿与嘲弄,这点也是果然不错。我一开场看见威廉就发出了“福尔摩斯!”的感叹(并讽刺了一通),后来本文盲才知道对威廉的外貌描写是仿着福尔摩斯的原文写的——这书就是三五行就得引经据典一下子,处处都有知识点。爱卖弄的人有福啦,这可是彩蛋的宝藏山,快来找呀——()说回来,这本书并非推理小说,而是反推理小说,开场那个把修道院众人镇住的马的推理也不过是猜测,最终整本书也证明了这一点。

剧透

所谓的按照《启示录》杀人只是偶然,死者的死亡中不乏偶然,破解密码依靠的是偶然而非理性思考;威廉的推断也只是猜测,还多有猜错,最终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地“破案”,而是误打误撞。所谓的逻辑推理彻底落空,不仅如此,他的推理还没能提前揪出真凶,没能拯救任何一个人,只是姗姗来迟。

这也是所谓“知识分子的困境”,即强求意义,不接受混乱无序,不解读到 make sense 为止不舒服,但有些事原本就没有道理可言,只是偶然,这就又和先前说的过度诠释连起来了。这一点我觉得这个视频讲得很清楚,它还比较细致地说明了博尔赫斯和这本书的关联(可能有点跑题),对书名的解读也不错,要看的话谨防剧透。

玫瑰的名字:密码型推理小说的始祖

尤其是主播提到,做科学最开始也是在猜测,但却因其“客观真理”的权威名号而成为不少人狐假虎威的工具,然而追求和推崇理性本质是依旧是傲慢,或者说是希望自己高人一等的小人心理作祟,便借大众认同的“理性”“逻辑”之势来抬高自己而已。

最后一点就是书里频繁提及的关于“笑”和“喜剧”的辩论,这就算是相对比较游离在前面那些千丝万缕地缠绕在一起的主题之外的了。主要说的是笑能瓦解权威,就算是所谓的“理性”“逻辑”,何尝不可一笑而过?一笑而过后,这权威便也再也没有它的威严与威力了。不知道我这笔记里怎么还记了一句“高压极权的政治环境”,但想必我在此说一句懂的都懂也无妨吧,哈哈哈,笑之!

感觉这样梳理一通下来,对这书的理解也差不多有个七八分齐全了,我心满意足矣。它可能还挺好的,不过我也没兴趣摆正心态褪去偏见再看一遍,就这样一期一会吧!

4.《最后的礼物》 #

原作名:《The Last Gift》
作者:[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
译者:宋佥

阅读形式:电子书
推荐程度:🌕🌕🌕🌗🌑

这本书是在飞机上看的。我对阅读环境也是有些挑剔,因为受到周遭旅客存在的动静的打扰,看得不算沉浸,脑力都用来隔绝噪音、保持专注阅读了,把字读进脑子理解剧情就耗尽内存,没有多余的算力让我发散思考,所以实在也不知道写什么,姑且从翻找来的参考资料入手吧。

我不沉浸到什么地步(剧透)《最后的礼物》这一书名指男主角阿巴斯在去世前给妻子儿女留下的磁带,而我读完以后就在琢磨,这题目有啥内涵呢、代表啥呢,愣是没想到磁带这回事,还以为是指阿巴斯把深埋心底那么多年的惊天大秘密告诉给家人了,寻思这个礼物也有点儿太劲爆,把原本含义的温馨氛围给破坏殆尽哪……

一、相关背景 #

先补充一下诺奖的颁奖词:

……for his uncompromising and compassionate penet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lonialism and the fates of the refugee in the gulf between cultures and continents.

在 B 站上大致浏览了下读书博主们的视频,对于想初步了解古尔纳及其作品的,推荐下面这个视频:诺贝尔奖作家无人识?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该视频有一定程度的《天堂》剧透,透的剧情点还挺关键的。虽然我没看过《天堂》,也感觉古尔纳不是着力于剧情之跌宕起伏来给人以冲击的作家,但觉得还是要自己看书然后尝到那个点的体验最好。

看过上面这个视频就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了,但事实上读《最后的礼物》(单讲它而不说古尔纳,是因为我只读过这一本)根本不需要知道什么,完全不看、不了解作家生平和作品背景也特别特别可以。我就是几乎一无所知、直接突入书籍本体的,看得也很愉快,甚至就是这种以全然白纸的无知心态,打开一本书如迈入新世界大门的体验才格外令人愉快,有种全身上下都被这本书刷新了一遍的感觉,事后再去挖掘未尝不可。

古尔纳的文字平实质朴、通达流畅,一切都写得简明易懂,阅读门槛很低;《最后的礼物》也不涉及什么宏大动荡的历史,无需补课,就算有什么一开始不太明白的,看着看着也就知道了。还想更进一步深入的,可以瞅瞅下面三个视频(质量参差,主要是我都看过了,不丢上来觉得亏):

从古尔纳开始,一起开发非洲文学这块处女地
开头结尾不重要,看中间的部分了解古尔纳故乡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生平就好,说挺细致的。
UP 主提到此前南西北非都有作家获诺奖,古尔纳则是东非背景的作家第一次获奖,也算补全了诺奖的非洲地图拼图。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不想看左侧2视频那么详细的介绍,可以看这个视频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细讲《天堂》《来世》,同样有剧透。

脱非入欧的诺奖新宠——二十分钟带你认识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讲得忒抽象了,还是欣赏一下书籍展示吧,真不知道后面那一大段儿谁能看懂。

另有两篇专注古尔纳其人的采访。左下这篇有提到古尔纳的身份问题,其实还蛮有趣的,虽然他被称为坦桑尼亚裔,但他离开故土时还没有坦桑尼亚这个国家呢,事情就变得微妙了。两篇都提到了在聊非洲文学,或说殖民地文学、非英语文学时的老话题——书写语言,对他感兴趣的可以快速看看:

由诺奖得主古尔纳窥见东非:是否只有英语作品才能代替非洲人表达自我?
“一个不够复杂的作家可能是有问题的”:2021 诺奖得主古尔纳长篇小说亮相中文世界 | 界面新闻

扫荡一通完发现,一般刚开始读古尔纳,都是推荐《天堂》《海边》《来世》这几本,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误打误撞碰见《最后的礼物》的。但我选书的时候实在浏览了太多书目页面,肯定也是没精力去对每本书、每位作者做细致调研,顶多就瞥一眼评分,碰上啥算啥,这种机缘巧合也挺好。

二、书籍本身 #

对《最后的礼物》这本书也没有太多特别的感想,就是一场舒适的阅读。书是实在的好,将一家四口、两代移民的日常疾苦与内心纠结娓娓道来,其刻画精微细腻,有纤毫毕现之感。书中角色的生活令他们挣扎,正如我们的生活令我们挣扎一般,即便从身份和文化来看,角色或许离我们颇为遥远,但他们的情感却未必如此。这本书的描绘,是足以引起共鸣的。

作者并没有刻意讨论那些重大的议题,他只是在书写、在记录、在呈现,令读者得以将属于那些群体的现实生活捧在手上,捧到眼前来近距离阅读。作者并不表达自我,而是以平静淡然的语调进行叙述,故他与他的作品不显得愤怒、烦闷、苦恼、迷茫、困顿、怨怼、懊悔、遗憾、痛苦,只有既无浮夸也无华丽的真实。那些所有情绪,都只属于书中的角色们,而身为读者,我亦静静旁观他们跋涉过创伤的荆棘丛林,同时在心中忆起相似的人生碎片,这便是一份足够好的相遇。(事实上因为叙事口吻太过平淡,我意识到角色经历的这些算是“创伤”,这本书最终是有关“和解”的时刻来得非常非常晚,足见本书恳挚而日常,毫无煽动的意图。)

后文写《离岸的花园》时会提到“simple and profound”这一创作目标,我觉得《最后的花园》也是做到了“simple and profound”的。这本书的简单来自其朴实,就像温柔有时并不暖心,反而令人伤感,它的简单倒也颇具一份软韧的力量。它讲述的剧情和主题都相对浅显直白,也因此更能传递进读者的心灵,尤其是我同为异乡人(更别提英国背景离我更近),对其中的许多描述虽不敢贸然称是切身体会、感同身受,但还是颇有共感(relatable),读时会有许多看别的题材情节不会有的“我知道这在说什么!”的时刻,也算是小小的惊喜。

这本书里对时代背景的描写很模糊,该说是并不上心渲染,读者只能从提及 911 事件的部分大致判断故事发生的时间。我觉得这样处理很好,像是拍人像照,让背景都模糊了,只聚焦于人物的内心。还有作者时常仅使用用“他”“她”的代词称呼人物,如开头写了好一会儿都只用“他”称呼角色,晚些才介绍真名,很有意思的笔法,观感也不错。

其他深刻的东西……豆瓣的读后感我草草浏览过一遍,既然别人都说了,我也不用说那么多,反正硬说还说不出来。然后关于这本书,听了两期博客,首先是《不止读书》与译者宋佥的对谈:85 宋佥 x 魏小河:去年“爆冷”的诺奖作家古尔纳,有人在读吗?

1 #

听译者讲出版社急吼吼地追热度还蛮好笑的,说进度赶得很,当天联系版权,一个月内敲定后立刻翻译。古尔纳一共十本书,合约写第一辑五本(主要选了成名作、代表作这些)一年内必须出版,第二辑(包括他的首部作品)则是可以后一年出版,简直快得要命……他 2021 年获得诺奖,如今十本书都已上市了,精装,很贵,但装帧设计还是很好看的。

诺奖的风是真大啊,也算出版业一年一度最大的一波潮水了吧。在此之前古尔纳在哪儿都算是无名之辈,冷门得不能更冷门。诺奖(好像是在推特的)投票显示 93%的人没读过他,自然也没有任何一本作品被翻译引进。要不是因为诺奖光环,古尔纳的作品砸进中国市场,都不一定能听着个响。一看“非洲”“难民”“移民”这些标签,读者心中立刻自成刻板印象,但因为是诺奖得主,必定内涵深厚格调拉满,就算不懂、不关心,也要买、要读。

但如前所述,《最后的礼物》实在是一本没有门槛、不苦大仇深、不符合刻板印象的书,并没有刻意地附会某些标签与主旨的内容,结局还颇有几分温馨,令人感到宽慰。

2 #

这期播客还不错,讲到两种移民:一是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身份认同仍在故土的“镶嵌”型移民,多为一代移民;二是“融入”型,义无反顾逃奔新生活的一代移民,还有生于斯长于斯,身份认同在斯(却不一定被白人接受)的二代移民。两代移民不仅在外受到社会环境的压力,在家庭内也会相互拉扯、冲突,受到彼此的压力,形成个体亲缘与民族命题交织的复杂心魔。

比如离开了故乡的战争动乱,未能和亲人同胞一起承受那片土地上的悲剧,就有可能产生属于幸存者的愧疚;比如对二代移民而言,在社会中不一定受到歧视,但会遭遇落差(像是自认英国公民,却被白人质疑来自哪里),而落差就会导致认同问题:认同了英国公民的身份,是否代表对故国家庭乃至自身的背叛,而背叛导致的惭愧也会产生压力。身世对二代移民而言是无法逃避的纠结,而《最后的礼物》中父亲(鉴于先前提到的那个使用代词的写作手法,我就不提及角色真名了,给想读这本书的人保留一些纯粹完整的阅读体验)的沉默使得子女的结越系越死,最终化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这说明什么,说明想要疗愈创伤与之和解,就需要先认识问题和答案!)

另外父亲的秘密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与国家民族这些不太相关,只是与故土故人联系在了一起,才令故土故人变成了必须逃离的心魔之地,也算是比较非典型吧。我想就是因为这本书不仅展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谈及了家庭内父母与子女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关注了微小但具体的个体命运,所以才让人能够更容易地寻得共鸣,更愿意倾听这份声音。

再比如下一期播客里也有提到的,虽然是在中国一个国家内流动,但去异乡学习工作的人也能理解那种“外来者”的格格不入。主播还提到了一丁点性别差异,在这本书里也有很现实的描绘:比如母亲同样在心中掩埋着一个秘密,但她却更愿意与子女们分享,而父亲就沉默如山,独自承担;比如父亲高谈阔论发表政治宣言,母亲则代为羞耻。这也是共鸣的来源之一。

3 #

还讨论了一些殖民文学相关的话题。首先古尔纳的故乡是英国殖民地,他从小受的是殖民教育和英语文化的熏陶,是“殖民主义的孩子”,后来也拿的英国大学的学位,接受传统的英国文学教育,其实算是正统的英国文学的作家了。译者举例说他书中引用的典故,都是英国文学的经典,叙事模式也是传统英国文学的模式,虽然来自东非,其写作并不跳脱新颖,甚至堪称地道的英国文字。

然后不得不承认的是,少数族裔的作家必须将自己的作品输入进西方的文化系统才得以发声,否则也无法被更多人听见。有一些坚持用非洲本土语言写作的作家,其作品也需要被翻译才便于流传。从追诺奖的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作品一旦得到西方文化、欧美文坛的认可和重视,知名度便大大提升,即刻身价百倍,广泛传播。由此可见,世界文学环境的现状仍旧是非常西方和英语中心的。

忘记是谁了,但是某个用非洲本土语言写作的作家好像有非常激烈地批判,表示不应该用殖民者的语言写作,要用本土语言。与其激进相对的,《最后的礼物》作为移民文学就“过于温和”了,像《芭比》一样。但我也不觉得“温和”乃至“过于温和”有什么不好,对于弱势群体而言,重要的是先被看见、先被听到。反过来说,要是古尔纳“不够温和”,他恐怕也得不来诺奖,也就无从为他所属的群体吸引来这新一波的关注了呢?

4 #

主播还提到一点我觉得很有启发性的,是文字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本身的缺陷与贫乏——或说其精炼的特色,反而带来某种平等。在看书时,如果不了解背景、对非洲名字没有敏感度,那么看的时候甚至不容易想到/知道角色是黑人,因为他们身为黑人,并不会向读者介绍自己是黑人。

文字不像影视剧一样有画面,不能第一眼就看到肤色,直观感受到“你与我不同”,然后联想到种种标签和刻板印象。正因文字有其短处,反而抹去了先入为主的可能,使读者更容易与角色心境相通,也因为其传达的信息有限——或说更加简明,没有那么多噪音的干扰,观者仅仅接受必要的信息,也更容易沉静下来,进入这个故事的精神世界。

这也要多亏《最后的故事》并没有特意着力强调“难民”“移民”之类的身份标识,略去那些“不同”,才能让人更清晰地认知到“相同”之处,才得以融入这份他者的困境。不知这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我觉得很难是全然无意的),还是很高明的一种处理手法,某种程度上操纵了读者心理呢。

Vol.66《最后的礼物》|逃离不出的,是魂牵梦绕的遗憾

上面是我听的另一期,插科打诨有些多,也有几句我个人觉得略显政治不够正确的言论。主播相对更聚焦于阅读后引发的感悟,谈的都是由书想到的自己,提供了蛮多个人的观察视角,对于我这个没那么认真地读书、没多少体会的人还是有启发的,比如她们说不往家里买东西也是一种异乡人心态,觉得这样做没意义,因为这里不是自己的家,自己迟早会搬走,只考虑搬家会不会麻烦……听得我猛然一震,因为我在英国的时候完全就是这样——原来我一直是抱着异乡人心态生活的啊!

主播似乎都在异乡工作,于是也自然谈到了这种去北上广深打拼与移民的共性,以及这份共性如何消弭了门槛。有趣的是她们用国内的语境替换了书中角色,比如把母亲玛丽亚姆比作留守儿童。此外,她们还分享了很多私人的经历乃至创伤,讲到来自本地人的无意的刺伤,听到后面我就在想,究竟占据优势与特权的多数派应该如何对待脆弱的少数派呢?有时候他们并无恶意,甚至小心翼翼,竭力要礼貌、要尊重,却还是天生傲慢强势,并无知无觉地把这份傲慢强势释放出来伤人。

最后觉得这本质上是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的问题,因为人总有成为少数派的时候,总有一些事情能让自尊心变得敏感。人也总有傲慢的时候,且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最终还是落回 self-awareness 这个挺让人无奈的点上。愿意反思的人会每日三省吾身,想要包容的人会主动拓宽视野,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可以说给他们听,但装睡的人该叫不醒总是叫不醒的。

再提一嘴译后记。我看到一些评论觉得译后记过于敏感、无病呻吟,甚至觉得移民文学大都陈词滥调,不过如此、十分无聊,但这些感触和问题本就是敏感、微妙且复杂、难以定论的。我相信在国外,甚至无需国外,在国内的异乡漂泊的人们,都能和书中角色产生或多或少的共鸣。毫无共感可能并非是因为别人太敏感,而是自己缺乏共情、太过迟钝了吧。

欧洲人有百年世界霸主地位遗留下来的、浸淫于文化由内而外的,自认“现代”“文明”的自信乃至傲慢,但一些人即便没有这雄厚的历史积淀,也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得令人鄙夷。

5.《离岸的花园》 #

西语名:《A la orilla lejana del jardín》
副标题:迪亚娜·贝列西诗歌自选集
作者:[阿根廷] 迪亚娜·贝列西
译者:龚若晴、黄韵颐

阅读形式:实体书
推荐程度:🌕🌕🌕🌗🌑

#

我是从来不读诗的人,觉得诗太风花雪月、过于抽象,而我面对意识流的东西一向毫无波动,既读不懂,又因不懂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读来真不晓得对我有什么好处、能收获什么乐趣。我 get 不到“诗歌的力量”,只能乱猜爱诗之人是纯为读诗(收获的心灵震颤)而读,实在是读起来最无用、最小资情怀、最理想主义的一种文学体裁。我这为了打卡 challenge 而读的功利本心,可能也算一种读书无用,俗套归俗套,但都已无用了,更不必分高低贵贱吧。

已经忘了怎么在翻捡豆瓣茫茫书目时选中这本书的了,但它既然是诗集,我便早有预料自己看不大懂,事实也的确如此。幸好本书的译后记(找了个在线阅读的链接,原名《就继续乘着风的轻鞍》)把诗人的创作主旨讲得明白了些,然而当阅读开始,宽泛的概览落实到某首具体的诗上时,帮助仍然不大。不过,和我一样看不懂诗的人还是推荐先看看附录的,虽然看了也不大有实感,但至少能有个大致的概念。译后记写得很好,后面会再提到。

这本书是贝列西的作品首次引进中国,还出版于去年十月,非常新近,于是理所当然地我没有找到什么读后感分享,毋论可以参考的解读分析了。除却直接在谷歌搜索栏输入诗集和诗人的名字,唯一的资料来源是译后记里提到的关于诗人的纪录片《秘密花园》,我就决定去看一看。这部纪录片在油管上就可以看,语言是西班牙语,下方链接是英文字幕版。

The Secret Garden -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poet Diana Bellessi

但《秘密花园》也不是那种会采访一些人,请他们讲讲对主角作品的解读的类型,而是流水账的陪伴记录。仅仅想要摄取有效信息的话,看下面这篇纪录片主创的采访足以。虽然是西班牙语,但用机翻凑合一下差不多也够理解了。就算要看纪录片,也推荐看一看这篇采访了解背景(以及,如果感兴趣的话,还有一点点制作幕后,这片的动画和配乐都很好!),因为纪录片里实在没什么说明,真是纯纯粹粹的“记录”片了。

Diana Bellessi, en su dimensión visual y afectiva 扒拉贝列西的西语 Wikipedia 页面的 Reference 部分翻到的这个采访。

一开始我还会记一些诗人关于写作的感悟之类的,比如她说(所有英文 script 的引用均摘自英文字幕版的字幕):

The world goes flat when you don’t love it. Of course, those are the days when you can’t write and the world seems to habe just one dimension. And you write when the world has multiple dimensions, when the stories are like small Chinese boxes that open up one inside the other, inside the other. And it doesn’t happen in a time of happiness, but of melancholy. Not a sickening kind of melancholy, but the melancholy that lets you see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It’s like an edge, a sharp edge, this melancholy. Here you have an abyss, and here you see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and you can write about it.

When days go by an nothing happens, that’s when the poem happens.

You figure that a body of work takes shape through repetitions that vary. And actually it’s the variation that carries the weight. Variation is what creates the body of work. Mere repetition won’t do it, would it?

还有纪录片片头出现的看起来意蕴深远的短句(我无从辨别是否是贝列西的诗,我猜是吧):

Oh, let obstinacy and patience
reach us so we get to the silence
to the deep inside of us where it opens

唯一让我不止觉得“有道理”,而是还能引申一些关于她作品的思考的是这段:

I say that the garden kills, and you don’t like to think that the garden kills, you want the garden to be life all the time, but the garden kills. In order to exist, life kills incessantly.

在她的“代表作”,也是这本选集开篇第一首诗《我建造了一座花园》里,她就有写到:

拥有一座花园,就是任自己被它
和它无尽的离别所拥有。花,种子,
以及永远死去或再度新生的植物。
有修剪的季节,有夏日傍晚的
甜蜜黄昏中看它逐渐延展的时刻,
当它衰败的阴影已被宣告,
在三月醇厚的光辉
或无梦的沉睡中,当主体死去
而含纳它的物种仍不断存续。
花园要求园丁看着它死去。
要求她的手修建和整改
裸露的大地,寒夜里
在花坛中翻动泥土。花园杀戮
并求死以成为花园。但是
(下略)

我可以说这首诗的语句中颇有一些残酷的味道,而如果读了上述那篇译后记,就会知道“花园”,兼“植物”“自然”,都是贝列西表达中与女性主义紧密相关的意象,因此我还可以延伸出去说这令人想到女性与植物不仅同有传统的柔美,亦共享属于自然界的杀伐无情、生生不息,所以这份残酷亦是女性力量的隐喻和体现。

但我看着看着,在这看不太进没什么意义的流水账画面、得强迫着自己专心理解英文字幕的漫长又颇有些难熬的过程中,瞥了一眼我放在桌上的《离岸的花园》,忽地顿悟——这本书就是一座花园,而理解意义其实没什么重要的。

这本书就是一座花园,我这么说的意思是,读它就如同游览一座花园。看到绿植,看到树木,看到花朵,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意义吗?没有的。看到这里一盆水仙花开了,那里一丛风信子开了,要对比一下其间意义有何不同吗?不必的。我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走进了这座花园,走过它的每一寸土地,看遍了每一株植物的每一根枝干、每一片花瓣与叶,欣赏和感受到了一些美,这样就够了。

这大概发生在进度二十多分钟的时候,然后我一下就放松了,毫无压力地也以流水账的方式看完了剩下一个小时。看不进去懒得理解字幕就算了,听着听不懂的西语,看看屏幕上变换的风光,任由这段时间不含一丝意义地流淌过去,没什么不好。我想读诗也应是如此。

纪录片里谈到了一些诗的创作背景,不过是生活的碎片、一霎闪过的光,抓住脑中飞逝的一缕思绪就像抓住一缕风,然后拍进了纸面上。非要从中读出太多未免强我所难,当然如果有人想读、能读,那也是很好的(瞅一眼豆瓣评论,忍不住笑一句还是你们多情人懂多情人啊,说的话都一样抽象)。就觉得诗又是一种言语格外少、留白格外多,因而投射出的作者格外少、映照出的读者格外多的题材了。要追求意义的时候,会更加地落回“写”与“读”的行为本身去,在写、在读,就是意义了。

【vol.79】诗歌是与灵魂的撞击,诗人是这个世界的光之使者 其实还是搜到了一期提到《最后的花园》的播客,虽然只是在最后十分钟不到的部分……但主播谈读(懂)诗的部分,想法还是有相合之处。

这样想回来,这部纪录片也未尝不是另一座花园,走马观花已然足够。摘取上述采访中主创的一段话(机翻中文):

我们想制作一部陪伴她当下的纪录片,穿越她当前生活发生的空间。我们的想法是,从那些地方和情况中,纪录片的主题就会出现:传记、政治、与自然的关系、对写作的反思。

这个想法和选择实在正确极了,也的确为我补充了我缺失和需要的部分——生活化的、真实自然的迪亚娜·贝列西,因此还真达到了启蒙的作用。来看看豆瓣和实体书内页的作者简介吧:

迪亚娜·贝列西(Diana Bellessi),1946 年生于阿根廷圣塔菲省,是阿根廷当代女性诗歌教母级的人物。贝列西的作品意象大胆,声音笃定,已出版 15 部诗集单行本,并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出版。
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监狱的写作工作坊中教课数年。人如其作,生机勃勃,富于冒险,20 世纪 70 年代曾花了六年时间徒步走遍整个美洲。

包括那篇写得很好的译后记,文字风格都是学术的、书面的,无法给我以实感。搜集到的中文资料里充斥着“教母级”“国宝级”这些大词儿,在不遗余力地以赞美将她捧高的介绍(宣传?)词的先入为主的影响下,我自然而然在脑海里描绘了一个思想深刻的高级知识分子和理念坚定的活动家斗士的伟岸形象,也自然而然觉得每一首诗都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哪儿想得到她原来是个那么接地气的小老太太呢。

(不过我感觉比起宣传词体现的形象而言,她的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但我的直觉判断的依据仅仅是她的 Wikipedia 页面只有四种语言,而且即便是西语页面,长度都很短,也不足采信。)

这些大力描绘她多么好、多么值得阅读的文字是把人唬住了,令人肃然起敬心向往之了,但也把人从作品本身推远了。再比如封底上的这段话:

写作是不断的眩晕与回归,是写作不停将我推向远方,推向外部,也是写作,每一次,都带我回来。——迪亚娜·贝列西

我不知道这段引用的具体来源,但我在纪录片中看到了非常相似的讲述:

Of course writing is a kind of vertigo, too, and of course you long for that. The beautiful thing is to have two poles: vertigo and return, vertigo and return. I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venturer and the traveller who comes back and tells the story. And it’s what allows you to keep writing. Every one of us has a path, right? For me, writing was what served to push me far and away and to bring me back again.

合理猜测封底上那段话是美化过的。在编排了汉字的遣词造句后,它固然变得更“带感”“有韵味”,更能刺激人购买,但失去了原有的朴实和生活气息,也不由得令人揣测我们看到的翻译版本是否只是译者眼中的贝列西了。就是因为她们太过热爱,或许在诠释上会产生某种算得上偏颇的个人执着(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毕竟我不通西语,无从对比原文与译文的风格差异,我还是很相信译者的诚心的),但这也是看译本无法避免的问题吧。总之,贝列西最终还是给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的,就像纪录片里她最后说的,“simple and profound”。

这段引文不是非常必要且太长了,折叠一下。

I think that my desire for that which is most simple and most profound is a desire I’ve had since I was a child, but while I was coming into my own, it wasn’t so easy to say to myself that I wanted what I want today: the most simple and the most profound, which is something everyone understands.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reject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e and of art, because my own education has been one of letters. I need to gain more and more knowledge in order to get there, but I’m not even sure that will help me get there. There are other mysterious elements that make for a poem getting closer to this place or not. And whoever is educated in a culture that isn’t one of letters will get there by means of a culture without letters, which is just as demanding. So in both cases your work never lets up or comes to an end. In that sense I think it’s the artist’s duty to know and try many things and to be free amid all these things that she is trying out, to tansgress them, to add her own aspect of originality within this long tradition of education that language and poetry already bring with them. It’s amazing to feel a duty when the duty isn’t one of obligation when you’re taking responsibility of what seems to have been given to you as a present, a gift, you know? And to make it your job to get as profound and precise as possible, I’m telling you: that’s the place I want to reach. Simple and profound.

纪录片里她还提到,自己小时候因为痴迷于某位作家的作品而狂热地想去非洲,甚至想当修女,就是为了能旅行去非洲(传教),但后来在她的写作基地“the island”附近的野生地域闲逛时,她恍悟“Oh! Today I made it to Africa. The island is Africa.” 就这样,梦想中的非洲其实就在身边,终究还是脚踏在实地上了。

相比上面那段讲“眩晕与回归”的话,我觉得表达最强烈而有力的其实还是她说的这一段,尤其对应的画面是她正拎着桶用水把泥土冲掉,非常朴实,却也因朴实而同样有力:

Writing always centerd me and saved my life. It helped me not get lost in becoming a guerrilla, in drugs, in travelling, because it was always there for me to hold onto, for me to leave the rest behind and give it my all.

正是因为她在写作上寄托了太多、给予了太多,乃至奋不顾身地全心投入,也才赋予了写作足以拯救她、维系她灵魂的强大力量吧。

#

另外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

  • 性少数身份

实在是哪里都没看到说这事儿的,so I figure why not just share it with people?《秘密花园》里,贝列西有提到她和妹妹的不同,比如妹妹有勇气结婚生子,而她没有孩子。后来在她和阿姨去扫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I’m going to talk to Manuel. I’m going to tell him that I’m a lesbian because he asks me why I didn’t get married, etc. Well, women can marry each other these days. Sin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he’s asked me about it, I’m going to have a chat with him.

实际上我也不能确认她不是在开玩笑,不敢贸然断定“她是女同”,只能说我觉得她的语气闲散但并不随便,“have a chat”的态度也蛮正经,所以才如此推断吧。

  • 西语名

靠翻译器一个词一个词地查了,大概是“至遥远彼岸的花园”的意思,这本书的确也是远渡重洋而来的一座《离岸的花园》呀。现在适合放出前文中《我建造了一座花园》里被“下略”的部分了:

并求死以成为花园。但是
在不对的地方做出对的姿势
会拆除等式,揭开荒地。
在差异中呼求的爱,
如同暗蓝的天空对抗痛苦。
风暴的雨幕,在它的怀抱中
你抵达最远的岸。我希望你在这里2
亲爱的,但你是园丁而非
花园。你将我的心从你的花坛中挖出。

有一些似有若无隐隐约约的呼应吧。现在再看,虽然含义依旧晦暗模糊,但总算能产生几分真切的欣赏和喜爱了。

  • 实体书

装帧设计我很喜欢(详情看嘟串),封面沙沙的手感也很好,总体来说很值得购入的一本赏心悦目的优雅小书——前提是打折,我一看定价 48 元,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现在书这么贵了呀?!

  • 在中国出版

这本书是贝列西为中国读者选编的,其中有一首《不言之教》提及老子、文子,还有《读一首李清照》(虽然读了之后完全不明白和李清照有何关系,觉得真想理解诗的话还是需要大量背景补充的),出版宣传上也有提及这一点,意图还蛮明显的。阿根廷的诗人竟然读中国古典文学,确实也是让中国读者感到亲切的一种奇妙联系,想一想其实也不那么惊奇,但依旧很好。

去年十月(即本书出版的时候)贝列西有来中国,大概是出版方邀请的宣传活动吧(思南读书会 NO.433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2023:五月的玫瑰,前者比较官方,能在豆瓣看到报道,后者虽然看起来挺草台班子,但竟然给我搜到了一篇周边宣传 lol),感觉还挺努力的。

竟然专程来了中国也很不可思议!这时候又要提到译后记了,不提那些质量实诚的分析解读,就文末说的“正是这样的热情与理想,指引着迪亚娜·贝列西的写作与翻译。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热情与理想,才诞生了你手中的这本诗集。”由此还是颇能感受到二位译者的用心,以及可以略微想象这本书集结出版的背后汇集了包括原作诗人在内的何人何等的努力。对国内出版业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觉得这本书值得一买也是对真心在做书的人们的支持吧。

  • 翻译

译后记提到贝列西还翻译很多诗人的作品,现在想起,当初我在搜她的时候促使我敲定这本的原因,很可能是我看到她与我很喜欢的地海系列的作者厄休拉·勒古恩有过合作来往,翻译过彼此的作品,还一起出了一本双生诗集(虽然评价似乎不高)。翻译的确是非常奇妙的活动,似创作非创作,这本选集有两位如此真挚热忱的女性中文译者,也是某种精神的延续吧。(说到这里又想读《巴别塔》了……已经耳闻过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依旧无法阻止我好奇想读的心!)

#

最后想说,多亏这本诗集,从来不读诗的我做的这次初始的尝试最终成为了一场还算成功的探索,至少摆好了读诗的心态,也不再对诗那么讳莫如深或不屑一顾了吧!有机会还是想再多读点诗,虽然不知道我今年的阅读计划里还塞不塞得进去……但读诗一般都很快的嘛!欢迎大家分享推荐自己喜欢的诗人给我!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觉得可以读点中国古典诗词,但这也是很讲求了解创作背景和阅读理解的活动了……先放置一下,作为随缘的小目标就好……

Flag time:二月读书计划 #

Challenge Booklist #

  1. Magical Realism:《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忘记怎么选的这本书了。说到魔幻现实主义,对于本久不读书的文盲来说,第一时间想到的当然是拉美文学,具体点说是《百年孤独》lol,但《百年孤独》已经被我塞给别的 challenge,大概后来就在狂乱盲目的浏览中发现并选定了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这本作品吧。已经看了一丁点,观感非常非常好,很喜欢。

    以及看了一眼她的豆瓣简介,又是“波兰‘国宝级’作家”哈哈哈哈!

  2. Women in STEM:《永生的海拉》[美] 丽贝卡·思科鲁特
    科学自其现代化(如果真有那么一个时间节点的话)以来就受到了大众过多的推崇与神化,而我很不喜欢这一点,所以在列出符合 challege 要求的书目后,我排除了那些讲述女性在科技领域步履维艰终获成功的书(但甚至连这一主题能选的书都没有那么多,当然也取决于如何解读题意),转而选择那些女性作为“受害者”、讲述科学的权威光辉下的阴暗面的故事。

    原本选的书是《发光的骨头》,着眼于镭公司的女工受辐射毒害、维权困难等一系列惨烈遭遇。因为网上没有好的电子书资源,实体书又太贵,搜寻一番后换成了《永生的海拉:改变人类医学史的海拉细胞及其主人的生命故事》。

    搜到这本书后我才想起来,我似乎很早以前就隐约听过它的内容。科学很容易被想成客观抽象的、不染凡尘的,与至高无上的超脱真理相通,和洁净实验室、精密机械和专业人员联系在一起,而这本书的确呈现了是科学在世俗实践中的黑暗面——或者说,人类道德的黑暗面。毕竟所有的科学都是人做出来的,而科学也不止于理论研究,还有现实(商业)的应用。

    是难得的非虚构,我看非虚构真是很少了,期待一探究竟,了解这段过去的详情。

    PS. 2024 新版的封面好漂亮啊,喜欢……

  3. At least four different POV:《毒木圣经》[美] 芭芭拉·金索沃
    这本书应该是直接从 Challenge Guide 的推荐书单里翻的,确认过豆瓣评价后就塞进来了。也是老早以前隐隐约约听过,不过完全不了解内容是啥,只知道是畅销书。看了一眼豆瓣上的简介只能说很惊喜:

    普莱斯牧师带着妻子和四个女儿从美国来到比属刚果,把种子、蛋糕粉和圣经带进了遍布毒木的丛林。牧师眼里,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满是需要救赎的灵魂。然而,他不但没能拯救那些“无知”的土著,反而将一家人拖入了危机四伏的动荡人生。一场惨剧悄然而至。他们要在生命的丛林里兜转挣扎多久,才能继续向前,步入光亮之中?
    《毒木圣经》以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作为叙述者,将历史的洪流与人性的幽微交织,犹如一片绚烂神秘的森林,美丽凄切,令人震撼。

    刚果土著与丛林、五位女性叙述者,非常符合我的关心/兴趣和今年的阅读主旨了,期待阅读。

  4. Features the ocean:《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加]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也忘了怎么发现这本书的了,隐约记得是在跟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之中纠结(这本最后塞进别的 challenge 了),然后看看这个月已经选了三位女作家,看看这本那么多人读过又分数那么高,觉得短篇小说集比较好读,想让自己轻松点完成任务就选了。虽然也不乏略低的评价,但还是要等自己看过才能见真章。这种对作家和作品都近乎一无所知的感觉还怪让人兴奋的,阅读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的奇妙旅程啊!

未命名读书会 #

二月主题是女性友谊,推荐书目有以下几本:

  • 《那不勒斯四部曲》[意] 埃莱娜·费兰特
  • 《拼团人生》[韩] 金荷娜、黄善宇
  • 《朋友之间》[美] 玛丽·麦卡锡、[德] 汉娜·阿伦特

《那不勒斯四部曲》其一的《我的天才女友》在我的 Challenge Booklist 里,但不是本月,在想要不要调换一下顺序。放进去是因为久闻大名了,想读一本试试水看自己喜不喜欢,喜欢就读完全系列。原本一看到四部曲就想把四本一口气看完的,否则就会担心不够连贯……

余下两本书里对《朋友之间》比较感兴趣,而且汉娜的名字可以满足某个 challenge 的要求……(诡计多端.jpg)但只能搜到 pdf 资源,觉得读起来观感不够好,大概也不会读吧 orz。

论写女性情感,我第一个服她!|《野菩萨》 看了这个视频之后也想看看黎紫书的《野菩萨》,主要是对视频宣传的有作家本人参与的共读活动感兴趣,但参与资格和书都得买,又想到我不一定有空,遂作罢。搜了搜野菩萨的电子书,发现只有早年出的另一个版本的 pdf 资源,但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寸步不让的挑剔鬼,于是顺理成章地放弃了!没读过黎紫书,她的《流俗地》在 Challenge Booklist 里,今年晚些时候读,很期待。

总结 #

鉴于目前已经过了二月的 1/4(写这句话的时候是过了 1/4,发出来的时候都过了 3/4 了……),剩余的时间里能读个四本书就满足了吧,从 Reading Challenges 5-8 那四本和《我的天才女友》里五选四,当然能读完全部五本书是最好的。一月主要是太忙了,二月负责扫尾的话应该能多读几本,这最开始一周不就读了三(四)本了已经!但这些书大多还挺长的……总之加油吧我!以及有空还能看点推理/科幻就好了……书我已经悄悄选好,看完了再拿出来说吧。

然后就是要参加读书会的每月唠嗑,和大家一起聊天去!一月因为懒和忙耗尽精力,没能爬上去社交,二月休养生息后要重振旗鼓!


  1. 鉴于我懒得复刻 Notion 排版,此处的右上实际指的是上方第二个视频。 ↩︎

  2. 鉴于我懒得复刻 Notion 排版,此处的左侧实际指的是上方视频。 ↩︎ ↩︎